释小龙背靠三座“大山”,与洪金宝平起平坐,向华强也要礼让三分
文 | 喜盼晴
编辑 | 喜盼晴
前言
释小龙这个名字,想必大家一定不会陌生,毕竟当年那个在《笑林小子》、《新乌龙院》、《少年黄飞鸿》等影视里中,小小年纪打戏却干净利落的形象,给许多人都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在观众眼里,释小龙是出身少林寺的功夫神童,是“功夫皇帝”李连杰的接班人。
但很少有人清楚,释小龙即使不靠努力拍戏,仅仅依仗自身的背景,都能在娱乐圈和社会上获得极高的地位和影响力。
背靠三座“大山”的释小龙,足以和功夫巨星洪金宝平起平坐,就连纵横娱乐圈的大佬向华强,在遇到释小龙时也要礼让三分!
那么释小龙背后的三座“大山”究竟都是谁?凭什么能让洪金宝和向华强都低头服软?
第一座大山:父亲陈同山
释小龙原名陈小龙,出生于河南省登封市,他的父亲陈同山是我国民间著名武术家,具备国家认证的武术七段实力。
陈家乃武术世家,陈同山8岁时便跟随父亲和叔父习武。
后拜入有着“少林活拳谱”之称的少林寺大居士郝释斋门下,学习少林武功、兵器等技艺,15岁时便已经熟练掌握传统少林功夫,精通的兵器更是多达20余种。
1979年,陈同山在登封县武术运动会中一战成名,以一招“黑虎拳”技惊四座,博得少年武术天才的名声。
1980年,陈同山加入县体委表演队,开始全国性的武术表演。
1983年,年仅18岁的陈同山便成为了登封县体校的武术教练,两年后又成为了少林寺武术学校的老师。
再过三年,陈同山便成为了少林寺武术学校的校长,当时的他仅仅只有23岁。
此后,他在各个全国性的武术比赛中,皆是拔得头筹,荣获无数个奖项。
因为陈同山在弘扬少林武功上,具有无比卓越的贡献,因此被少林寺授予“十八金刚”的称号。
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,陈同山在成为少林寺武术学校的校长后,开始了对未来的规划。
他自费投资,对学校进行了搬迁和分校创立,并创建了“释小龙商务经济有限公司”、“龙之约武术俱乐部”。
这一举动,实现了“产教结合、校企合一”的模式,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,从武术学校毕业的学员,就可以和经济公司、俱乐部进行签约,从而开始各种商业活动。
陈同山为影视圈培养了释小龙、释小虎、释小豹等武打童星,同时向影视演艺圈进军,创立了“河南龙曜影视文化有限公司”、“小龙影视培训基地”,将产业链完善成了商业链。
凭借在商业界的卓越眼光和头脑,陈同山将赚到的钱又投资到了房地产业,因此赚得盆满钵满,如今郑州市最为繁华的商业街全都属于他的名下。
经商有道的陈同山,也从未忘记自己对于“武术”的初衷,在释小龙出生后,陈同山发现自己这个儿子具备习武的天赋,便在释小龙两岁的时候,将他送到了少林寺。
释小龙进入少林寺后,开始接受严格且全面的武术培训,并且陈同山陪伴在旁,亲自担任释小龙的武术教练。
虽然当时释小龙仅仅只有两岁,但陈同山依旧没有放低对他的要求,从基本功到日常的练习,陈同山对释小龙的培训都非常严格。
也正因如此,释小龙才能在很小的年纪,就打下坚实的武学功底,从而成为未来享誉盛名的功夫神童。
在进入少林寺之前,有钱有势的陈同山,便是释小龙最大的靠山。
而在进入少林寺后,释小龙便遇到了属于他的第二座靠山,也就是他的师父释永信。
第二座大山:师父释永信
前面我们提到陈同山曾拜入郝释斋门下,学习少林武功、兵器的技艺,算作是俗家弟子。
而这位郝释斋大师的关门弟子,正是后来著名的少林寺住持释永信。
因为师出同门的关系,陈同山与释永信关系非常要好,所以释小龙在进入少林寺后,便拜在了释永信门下。
释小龙也因此由本名陈小龙,改为了释小龙,这个“释”姓正是来自释永信。
少林寺如今之所以出名,正是因为释永信的改革。
他对少林寺进行了现代科技革新,在1996年创办了中国首家寺院官网——少林寺官网,由寺内的武僧进行运营管理。
并且他将“少林寺”打造成了一个品牌,面向世界推广,曾率领少林武僧团前往英国、日本、西班牙等各地进行表演,并与前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进行了友好交流,促进中华武术被列入奥运会运动项目的进程。
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,释永信都拥有极大的关系与人脉。
也正因为此,作为释永信弟子的释小龙,也跟着水涨船高,不仅在少林寺内占有重要地位,即使到了娱乐圈后,也有着显而易见的好处。
其中最明显的一点,就是释小龙与早已成名的功夫巨星洪金宝,都能有着平起平坐的地位。
因为洪金宝曾在少林寺学过功夫,按照少林寺内的辈分算下来,洪金宝还得称呼释小龙一声师兄。
而同样武功出身少林的王宝强,则是辈分更低,需要称呼释小龙为师叔。
第三座大山:干爹吴敦
释小龙拥有一个有钱的父亲,一个有人脉的师父,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吃亏。
但真正能让他在娱乐圈稳占一席之地,见人都得给他礼让三分的,不是光靠洪金宝、王宝强那点表面的辈分关系,而是靠他背后的第三座大山——吴敦。
相较于陈同山、释永信他们是走白道上的关系,这位吴敦则带着黑道的属性。
吴敦曾是台湾著名国际性黑社会组织“竹联帮”的总护法,绰号“鬼见愁”,当年震惊世界的“江南案”,吴敦便是主要执行人。
并且吴敦还是著名的影视制作人,《大灌篮》、《倚天屠龙记》等经典作品,正是出自他的手里。
当年释小龙跟随师父释永信前往台湾传播少林武术文化,因为小小年纪就能拥有如此精湛的武学功底,在台上表演的释小龙,一眼就被吴敦相中。
吴敦看中了释小龙的天赋和潜能,经过一番沟通过后,吴敦将释小龙收了自己的干儿子。
在有吴敦作为靠山后,释小龙在娱乐圈的发展一开始便顺风顺水。
1994年,台湾导演朱延平想拍一部以童星为主角的功夫喜剧片,也就是后来火爆的《笑林小子》。
作为当时在台湾娱乐圈具有很高威望和权势的吴敦,直接就将自己的干儿子释小龙塞进了剧组,担任其中一名主演。
迫于吴敦的权势,朱延平只能捏着鼻子认了,可随着电影进程有条不紊地拍摄,朱延平仿佛如获至宝。
原本他以为释小龙这位“太子爷”就是来镀金的,没想到呈现出来的结果出乎意料的好。
释小龙不仅具有扎实的武功底子,还非常能够吃苦,最难能可贵的一点,释小龙即便背景深厚,也没有一点架子,很听从朱延平的安排。
因此,《笑林小子》一经上映,便开创了童星功夫喜剧的先河,红遍两岸三地,释小龙也正式出道,给自己在娱乐圈的前路打下了一个坚实的根基。
趁着这股势头,吴敦又让人给释小龙量身打造了《新乌龙院》、《中国龙》等电影。
从此,全国都知道了功夫神童释小龙的名字。
名气太旺容易招来眼红,可释小龙因为有着干爹吴敦作为靠山,就连娱乐圈大佬向华强都要礼让三分,其他人又怎么敢从中作梗?
背靠着三座“大山”的释小龙,没有人敢随便得罪,可随着时间的推移,释小龙也面临着所有童星都会有的一个困境,那就是转型问题。
逐渐长开了的释小龙,已经不像幼时那般可爱灵性,导致许多粉丝离他而去,毕竟大多数人喜欢的还是那个一脸正气的小和尚。
为了摆脱童星光环,释小龙背后的三座大山开始发力,给释小龙安排了《少年包青天》、《水月洞天》等作品,可惜收效甚微。
最后,释小龙决定暂时退圈,先将心思花在学业上。
可等他回归时,娱乐圈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释小龙再也没能获得巅峰时的人气。
这次就连背后的三座靠山,都无法再帮助他得到最好的资源。
曾经的顶流沦为过气明星,属于释小龙的时代早已过去。
结语
拥有陈同山、释永信、吴敦这三座靠山作为背景的释小龙,不仅没有嚣张跋扈,反而兢兢业业地完成自己的演员工作,这点是很值得敬佩和赞赏的。
在小编看来,如今释小龙被称为“过气明星”,没有好资源好作品,反倒能使他静下心来。
不必为了争夺娱乐圈的地位累死累活,可以专心推广中华传统武术,也不失为一件好事。
释小龙背靠三座“大山”,与洪金宝平起平坐,向华强也要礼让三分